首套由Netflix 出資拍攝的瑞典短劇《 Quicksand / 流沙刑 》在 5月初上線。短劇改編自於2017年北歐年度最佳犯罪小說大獎的同名小說。
故事講述一位瑞典少女 Maja 在高中最後一個夏天重遇兒時玩伴 — 富家子弟 Sebastiane。出身自 Upper middle class 的 Maja 與家人同住在斯德哥爾摩高尚住宅區中的獨立屋,家有傭人打掃,穿戴入時。在校品學兼優,精流利英語和法語,懂馬術和守獵,準備高中畢業後到美國升讀一流大學。她父母,學校老師和她本人也預期 Maja 將會成為社會的明日之星。
受到這富公子不羈的個性和活色生香的生活吸引,兩人很快就出雙入對,形影不離。每天坐著豪華郵輪遊歐受數十名傭人服侍、大宅提供無盡酒水毒品讓專業 DJ 打碟大開派對。男友讓剛過18歲Maje感受到成為大人的優越感,而她同時亦成為自小被父親輕視的男友的救命稻草。
過著放蕩生活的 Maja 發現生活失去重心,想要把生活重回正軌,卻不忍男友孤單面對父親的精神拆磨,慢慢越陷越深,直至一切無法挽回發展成一件改變劇中所有人一生的慘劇。
故事在 Maja 的回憶和進行中的法庭審判交錯進行,一塊一塊拼圖把故事細節披露出來。劇集十分具追看性,我們和身邊的朋友都只花了兩晚一口氣追完。在斯德哥爾摩市實景拍攝,劇集不單盡收瑞典四季美景,一窺瑞典富人生活,亦難得的展示了瑞典的監獄和司法機關運作。
近十多年來瑞典無階級觀念、共富、思想開放包容的社會制度,受到世人追捧為天堂一樣。來到全球一體化高峰的 21 世紀,瑞典仍是世人印象的那片清泉嗎?劇中敘述了不少與這價值觀背道而馳的情況。男主角公然在學校向他的情敵 — 一位來自伊朗家住公共房屋的男孩— 說出針對其難民移民背景的說話、Maja 父母在得知富公子有意追求自己女兒後的態度,明示暗示地表現出作者對瑞典社會慢慢崩壞的想法。劇集始終沒有就此著墨太多,只讓種子在觀眾腦中萌芽,留待觀眾自己思考。
劇集被廣泛討論,原著小說亦打鐵趁熱在數星期內推出了英文版,我也趕緊買了讀一讀。作者是一位曾在瑞典執業 10年的律師,後到布魯塞爾為歐盟最高法院工作。在瑞典出生長大,父親是曾任警員的著名犯罪小說家。作者擁一派律師言辭鋒利的作風,一開首就透過 Maja 的聲音直指司法單位在審理風化案中偏袒難民,嘲諷指一個女孩即使被半個難民營的人侵犯亦無路可訴,更不會被公眾相信。又直指僅僅因為她的出身背景、身材高挑豐滿、樣貌標緻,在待審期間遭受檢控官、傳媒和公眾不公平攻擊的逆向歧視。作者以 Maja 的聲音提出疑問:「到底法律是用來找出公義和真相的體系,或只是一個維持社會秩序的工具呢?」
這名剛滿18歲,站在小孩與大人之間,仍未受社會洗禮,直率的少女把日光下沒有人敢提的議題一針見血赤裸裸地展視出來。她的敢言真讓我見些許頭暈,要先壓驚。不知道曾任司法機關一員的作者是看過多少持着公義的名義進行不公義的事而有感而發。在一片提倡大愛包容的呼喊聲中,普遍感性的公眾受傳媒煽情牽著鼻走,不要一味被表面的煽情和虛榮蒙蔽,捧喝民眾理清頭腦。階級、衣著言行、膚色都是表象,理性和邏輯批判才是真實。
#瑞典 #斯德哥爾摩 #Quicksand #流沙刑 #Netflix #追劇